你必須知道的車禍處理流程! 現場處理、報警與強制險理賠解說

根據警政署統計,2022年的交通意外事故總件數達338,375件,平均一天就有約927件交通事故發生,在道路上發生意外的比率相當高,不幸碰上交通事故的話,你知道當下該怎麼辦嗎?你了解車禍處理流程嗎? 知道要注意什麼去保障自身權益嗎?不曉得的話,務必往下看!


從車禍處理到理賠完整流程解析

在道路上駕駛汽機車時,不但要隨時注意路況,還必須要了解車禍處理流程,自身車險保障的項目以及後續的車險理賠步驟等。這樣當你碰上交通意外時,就不用過度慌張不知如何處理,下面就幫大家整理「車險理賠流程圖」:

圖一:車險理賠流程


車禍處理流程SOP五步驟

面臨車禍事故千萬不能慌亂、腦子一片白,內心可以記得一個口訣「放、撥、劃、移、等」,究竟這五個口訣細部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務必往下看:

車禍處理流程停車檢視自己與車損狀況,並打開車輛閃黃燈,在事故地點後方「適當距離」處放置車輛故障標誌,以免後方車輛追撞。那適當距離該怎麼取呢?請詳見下表:
貼心提醒:如未依規定設置,發生第二次車禍或連環車禍,將為第二次車禍負刑事或民事責任。

道路種類 適當距離

交通壅塞或行車時速低於10公里以下之路段

於事故地點後方5公尺處

最高速限50公里以下之路段

於事故地點後方30公尺處

最高速限超過50公里至60公里之路段

於事故地點後方50公尺處

快速道路或最高速限超過60公里之路段

於事故地點後方30公尺處

高速公路

於事故地點後方100公尺處

表一:依事故地點放置故障標誌之距離

現場如果有人傷亡,建議優先撥打119請專業救護人員前來急救,救護車離開前可先詢問傷者姓名及送往哪家醫院急救,再撥打110進行報警動作,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報警而私下和解,私下和解對於後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可是會困難重重,因此「撥」也算是車禍處理流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請警察到現場處理除了維護交通秩序以外,重要的是取得警方開具的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報警後,可利用警方到現場的空檔時間撥打給保險公司客服專線報案,並可請保險公司派理賠人員到現場協助。
貼心提醒:車禍現場若未報警處理,而自行開車走人,小心肇事逃逸找上門,根據刑法第185之4條肇事逃逸罪,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車禍處理流程第三步,在警方到現場之前,車主可以先標繪事故現場,可利用蠟筆、粉筆、噴漆、尖硬物(如石頭、磚塊、鐵器等)具有標記功能的物品,若身上有手機、相機務必將現場狀況拍照下來,周遭有目擊者的話,記得可以留下其姓名與聯絡資訊,但一般民眾對於標繪事故現場及現場事故拍照不太知道有什麼細節該注意,下列分別整理該注意的事項:

  • 標繪事故現場的方法
  1. 汽車:描繪汽車的四個車角(或輪胎),並以三角圖示標明車輛行進方向。
  2. 機(慢)車:描繪機(慢)車兩個輪胎半圓與把手的位置。

圖二:標繪事故現場的方法

  • 現場拍照應注意的事項-
  1. 雙方車輛的相對位置:可拍攝不同角度、相對方位(前後左右都需要)。
  2. 撞擊點:拍下撞擊點近距離角度、狀況,可放置相對比例物(銅幣、手機等,呈現照片比例的物品)。
  3. 煞車痕長度:拍攝時務必注意後方來車等危險狀況。
  4. 擋泥板、底盤:可拍攝擋泥板凹陷程度、底盤有無異物或毀損等狀況。
  5. 目睹車禍可能的人證:比如後方車主車牌,需要時可以調閱其行車記錄器,佐證車禍發生狀況。
  6. 路旁狀況:將周邊固定設施及狀況(如標誌、號誌、併排停車等)一併拍進去。

大多數人都認為發生交通事故不能輕易移動現場,但其實要看當下的狀況去判斷是否要移動車輛至路旁,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

  • 「人傷或死亡」事故需等警察蒐證、調查,應保留現場,不得任意移動。
  • 「無人傷亡」事故,車輛尚能行駛,應儘速將車輛位置標繪、移置路邊。
    在無人傷亡的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就盡速使用粉筆等工具,將雙方車輛畫定位,並用手機或相機拍攝現場狀況,再將雙方車輛移置路旁不影響交通位置,如果影響後方交通,恐會收到罰單;若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務必要當事人雙方都同意移置車輛,才可進行移動車輛動作,雙方未一致同意卻有一方先行移動的話,恐會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

車禍處理流程的最後一步,完成上述動作後,就心平氣和、不慌亂地等待警察到現場,切記不要與對方私下和解,等待警察到現場處理才是最好的辦法。
貼心提醒:不論是強制險或任意險的理賠申請,車主都必須要在車禍事故發生後5日內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報案,可透過理賠線上報案系統,用手機就能完成理賠報案,不用帶著一堆東西到現場進行辦理。理賠線上報案GO


警方到現場都會做些什麼?

警察到現場後,大致處理的車禍處理流程為「初步詢問 ->仗量現場、蒐證拍照 ->繪製現場圖及筆錄 ->開立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 初步詢問:配合警方說明事故發生經過,若車輛或傷亡之人已被移動過,應主動告知處理人員,以維護本身權益。
  • 仗量現場、蒐證拍照:現場重要跡證(如煞車痕、刮地痕等),應請處理人員注意蒐證,並請其拍照存證。
  • 繪製現場圖及筆錄:現場(草)圖與筆錄簽名前,應詳細閱讀,若發現筆錄內容有錯誤或遺漏,必須要求更正,確認無誤後再簽名。注意:車輛碰撞位置、道路車道線數、路口號誌標誌等閃黃或閃紅燈)都可能影響肇事責任研判之依據。
  • 開立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現場調查詢問結束,警方會開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給當事人,以利後續處理事宜。

除了警方於交通事故現場所開立的登記聯單以外,還有些其它可向警方索取的文件,下列幫大家彙整出有什麼文件可索取跟注意事項:

  • 車禍當下:警方會提供「登記聯單」,是作為之後申請理賠與車禍鑑定的依據。
    特別注意:主動索取登記聯單、有受傷應立即驗傷、要求酒測、尋求證人、調閱路口監視器
  • 車禍7日後:可以要車禍現場圖及現場照片。
  • 車禍30日後:可以申請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看警方初步判定的肇事責任。

強制險及第三人責任險理賠應注意事項

完成一連串的車禍處理流程後,就要回歸到保險理賠該注意的細節,平日就得思考自身的車險保障足不足夠賠付對方體傷或財損金額,車險大概可分為「強制險」、「任意險」兩種:

  • 強制險
    採無過失限額賠償,簡單來說就是「無論被保險人有沒有肇事責任,強制險都會在保額內賠付給第三人,強制險的給付項目為:傷害醫療最高給付20萬、失能暨死亡理賠金,合計最高給付上限200萬。
    延伸閱讀:汽、機車強制險是什麼?強制險費用、保障範圍一次看懂
  • 任意險
    任意險最大的用處就在「補足強制險沒有涵蓋到的保障項目及額度」,其中幾乎每一位駕駛都會投保的就是「第三人責任險」,它的重要性在於可補足財損這部份的保障以及強制險額度不足的問題,但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什麼情況適用及理賠金額取決於什麼?
    延伸閱讀:汽車保險怎麼保?五分鐘搞懂「強制險」與「第三人責任險」
  1. 什麼情況適用?
    發生交通意外事故時,是因為駕駛人(即被保險人)有過失、有責任的狀況下,才會啟動該險的理賠。
    貼心提醒:車禍案件中,如果我方最終判定為無肇事責任,則第三人責任險就不啟動賠償。
  2. 理賠金額取決於什麼?
    依照實際造成的財物及人員損失金額來賠,而非投保多少額度就賠多少。
    延伸閱讀:第三責任險是什麼?財損、理賠案例一次搞懂

接下來,幫大家整理若車禍碰上死亡、體傷、財損的狀況時,申請理賠需要具備哪些文件:

申請項目 死亡 體傷 財損

共同必備文件

●   出險通知書或080電話通知
●   個人資料告知事項同意書
●   和解書

各自必備文件

●   傷者身份證影本
●   診斷證明書
●   醫療費用單據
●   驗屍報告或死亡證明
●   除籍證明
●   其它-視需要通知

●   傷者身份證影本
●   診斷證明書
●   醫療費用單據
●   其他-視需要通知(骨折X光片)

●   傷車主行照影本
●   估價單
●   車輛受損照片
●   其他-視需要通知

表二:車禍申請理賠文件


被保險人常見問題Q&A

Q1. 警方肇事責任何時確認?
A1. 依車禍處理流程中,警方登記聯單所載事故處理完畢約七日後可申事故現場圖、現場照、三十日後可申請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初判表上會記下初步研判可能的肇事原因或違規事項,若對初判表的判決不服,可以於事故發生當日起六個月內申請車禍鑑定報告。

Q2. 理賠案件何時可以解決?
A2. 每一車禍事故案件發生狀況不一,可能因事故發生的損害大小、雙方當事人之意見及時間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Q3. 私下和解保險公司會賠償嗎?
A3. 被保險人若私底下與對方和解,就等於承認自己的肇事責任,後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會相當困難,所以務必謹記車禍處理流程中的第二步-「撥」,撥通110報警處理。

Q4. 報完出險交由保險公司處理後,被保險人是否不須再與對方聯絡?
A4. 若為體傷之案件,建議被保險人仍儘可適時關心對方狀況並保持良好關係,以利後續和解。


車禍處理流程好簡單,線上報案超方便!

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你對於車禍處理流程已有基本的知識,也知道申請理賠需要準備哪些文件了,那麼到底要去哪裡申請理賠呢?

除了進入官方網站 臺灣產物保險官網 的理賠專區,其實在LINE上面也可以進行作業喔!舉凡線上報案、申請理賠準備資料和雲端補件,只要有手機,不管何時何地,發生車禍事故後將官方LINE打開,點擊「車險理賠」再選擇自己需要的理賠服務即可。現在立即加入官方LINE,貼心方便的服務隨身帶著走!

官方LINE畫面

圖三:臺灣產物官方LINE畫面

立即加入官方LINE